“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许多兴化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今,这一难题正在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医养结合工作积极探索中逐步破解。自2024年7月启动医养结合工作以来,市三院锚定“国家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目标,用一年时间在“医”与“养”之间架起了一座专业、温情、可持续的桥梁。
高位推动——医养融合“一盘棋”
自市三院医养结合项目启动以来,兴化市委、市政府便将市三院确定为全市医养结合“主阵地”,市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和指导工作。市医保局、民政局、残联等部门同步下沉资源,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协同、医院主责”的一体化推进格局。2024年9月,市三院昭阳护理院正式揭牌,成为兴化首批同时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长护险受理网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残疾人寄宿制托养定点机构、民政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多重资质的医养单位,为全市失能、半失能、五保低保及残疾人打开了一扇“专业照护、政策可及”的安心之门。
资源整合——专业团队“一站式”
在市三院7500平方米的医养结合区,260张医养床位分区设置。由老年病科主任肖立成主任医师领队,医生、护士、护工组成的24小时值守团队,实行病区化管理模式。通过“护士+护理员”协作模式,护士团队负责医疗操作、管路维护等专业护理,护理员实施床边洗漱、餐食协助等24小时生活照料,实现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日常生活照护无缝衔接。
人才强基——标准引领“一体化”
市三院不断加强医护人员医养结合业务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构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特色诊疗”三级培训体系,重点强化心理沟通技巧、慢性创面处理、失能康复等核心技术。选派护理骨干参加“江苏省康复理疗师”认证,多名护士轮流到市中医院学习康复训练、中医适宜技术,实现康复评估、辅具适配等全流程服务能力升级。4名护理人员参加2025年江苏省养老护理员二级技师认定资格考试,多名护士取得泰州市级中级养老护理员证书。安排护理院护士轮流到全国标杆示范基地无锡藕塘护理院见习培训,学习先进护理管理经验。
模式创新——服务体验“一条链”
针对医养服务对象“多病共存、多重需求”的特点,市三院创新推出 “三通”融合模式,一是资源互通。大型设备、检验检查、药房在医疗区与养老区间共享,保证医养人员有诊疗需求时得到及时检查治疗。二是人员互通。医生轮流值班,每日查房,护士各病区交叉轮岗,确保医疗、护理无缝衔接。三是服务互通。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医疗、康复、中医适宜技术直接延伸至床边。
政策落地——群众满意“一百分”
为了让政策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市三院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全市范围内走村入户解读长护险、特困低保、残疾人托养补贴等惠民举措,多渠道开展惠民政策宣传讲解工作,确保惠民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同时,推出“免费试住”体验计划,打消老人和家属顾虑。一年来,市三院医养结合中心累计收治近80人次,目前在院58人,多位家属赠送锦旗、感谢信,表达了对市三院医养服务的认可与感激。
通过一年摸索、探讨,市三院医养服务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长者家属满意度显著提升,医疗护理安全得到保障,员工专业价值感增强,社会美誉度提高。然而,医养深度融合之路仍任重道远,如长期护理支付保障、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服务模式标准化与推广等挑战尚需持续探索与政策协同。
供稿:徐池淏
编辑:陈明昊
校对:赵红凤
审核:李 军